中国测绘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是中国针对测绘活动制定的一部法律,旨在加强测绘管理,促进测绘事业发展,保障测绘事业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服务,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该法律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总则
目的:加强测绘管理,促进测绘事业发展,保障测绘事业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服务,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
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定义:测绘是指对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等进行测定、采集、表述,以及对获取的数据、信息、成果进行处理和提供的活动。
测绘事业的重要性:测绘事业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事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测绘工作的领导。
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
未经批准擅自建立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或采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建立地理信息系统的处罚。
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单位未报备案或建设和运行维护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处罚。
基础测绘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领导,促进测绘地理信息资源共享,推动军民融合,维护测绘地理信息安全,并将基础测绘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
界线测绘和其他测绘
界线测绘和其他测绘活动的具体规定。
测绘资质资格
测绘资质资格的申请、审批和管理。
测绘成果
测绘成果的管理和使用,包括测绘成果的提供、使用、保护等。
测量标志保护
测量标志的保护和管理。
监督管理
国务院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测绘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本部门有关的测绘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测绘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本部门有关的测绘工作。
法律责任
对违反测绘法行为的处罚规定。
附则
法律的生效和修订等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通过明确测绘活动的法律地位、规范测绘行为、加强监督管理等手段,确保测绘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