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学中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点主要包括氮气、氮的氧化物、硝酸、氨气等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反应。以下是这些知识点的一个简要概述:
氮气 (N2)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略小于空气。
化学性质:由于氮氮三键非常牢固,氮气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但在高温或放电条件下能与氢气或氧气反应生成氨气或一氧化氮、二氧化氮。
反应方程式:
N2 + 3H2 → 2NH3 (高温高压催化剂)
N2 + O2 → 2NO (无色、不溶于水的气体,有毒)
2NO + O2 → 2NO2 (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
氮的氧化物
一氧化氮 (NO):无色、有毒气体,难溶于水,是空气污染物。
二氧化氮 (NO2):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易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反应方程式:
3NO2 + H2O → 2HNO3 + NO
硝酸 (HNO3)
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油状液体,低沸点,易挥发,遇水蒸气呈白雾状。
化学性质:具有酸的通性,稀硝酸和浓硝酸都是强氧化剂,能氧化大多数金属,浓硝酸产生二氧化氮,稀硝酸产生一氧化氮。
反应方程式:
Cu + 4HNO3 (浓) → Cu(NO3)2 + 2NO2 + 2H2O
氨气 (NH3)
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易液化,汽化时吸收大量热,常用作制冷剂。
化学性质: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显碱性;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产生白烟;氨气可由铵盐和碱共热产生。
反应方程式:
NH3 + H2O → NH3·H2O (一水合氨)
NH3 + HCl → NH4Cl (产生白烟)
氮循环
游离态氮:主要以氮分子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
化合态氮: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蛋白质中,土壤、海洋里的硝酸盐和铵盐中。
氮元素的存在和固氮
氮元素的位置:第二周期第VA族。
原子结构:最高正化合价为+5,最低负化合价为-3。
氮气的稳定性:由于氮氮三键非常牢固,需要很大的能量才能破坏,所以氮气非常稳定。
复习目标
掌握氮气、氨气的电子式、结构式。
理解氮的固定和氮气的化学性质。
了解NO、NO2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氮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
认识NH3的碱性和还原性,理解氨的实验室制备原理及装置。
理解硝酸的酸性、不稳定性及强氧化性。
以上是高中化学中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基本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