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饮食习惯

广州的饮食习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以下是一些主要的饮食习惯:

饮早茶:

广州人喜爱饮茶,尤其爱饮早茶。早上见面,往往以“饮咗茶未”(意即“你喝茶了吗”)作为问候,可见对饮茶的喜好。饮茶是广州人的生活习俗,也是“食在广州”的一大特色。广州人所说的饮茶,实际上指的是上茶楼(习惯叫茶居)饮茶。不仅饮茶,还要吃点心(作为早餐);不仅饮早茶,还要饮下午茶、夜茶;不仅填饱肚皮,还顺便传播新闻、叙说友情、洽谈生意。可见,广州人的饮茶实际上是一种社会交际的方式。

饮凉茶:

广州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夏季炎热,人们容易上火。因此,饮凉茶成了广州人常年的一个生活习惯。凉茶是指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内热的中草药煎水作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

煲汤:

广州菜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用各种药材煲出的“老火靓汤”。广州气候炎热而潮湿,出汗多是当地人的一种生理性适应。饮汤可以补充因出汗而丢失的水分,是一种好的饮食习惯。具有清火、排毒、滋补作用的汤如花生猪蹄汤、霸王花猪肚汤、白果南杏生鱼汤等,以家常的材料配以适合的药材,长时间熬制,便成为广东人每日必不可少的佳肴。但真正的“靓汤”不能长时间熬制,还要把汤渣吃了,才会得到更多的营养。

饮食清淡:

广州菜口味清淡,不同于北方菜肴重油、重味,而追求清、鲜、嫩、滑、香。白切鸡、白灼虾、清蒸海鲜等富有地方风味的广州名菜,其制作都只是把食料蒸熟或煮熟,烹制时不加任何佐料,食用时配以熟油、姜、葱等,原汁原味,清鲜可口。广州菜是清中求鲜、淡中求美,随时令而变,夏天特别追求清淡,冬天稍可浓郁。由于天气的原因,广州菜十分注重汤水。俗语说:“宁可食无菜,不可食无汤。”先上汤,后上菜,几乎成为广州宴席的既定格局。

丰富的菜式:

广州菜包括了珠江三角洲及其周边地区的饮食风味,烹调方法有21种之多,尤以炒、煎、焗、焖、炸、煲、炖、扣等见长,讲究火候,尤重"镬气"和现炒现吃,做出的菜肴注重色、香、味、形。常见菜式有菜(瓜)炒猪牛鱼肉、焖牛腩、荷包蛋、蒸蛋、大豆芽炒猪肠、绿豆芽炒韭王、煮猪血、梅菜蒸猪肉、豆腐豆扑煮塘鱼、金针木耳云耳蒸鸡、萝卜炒鱼松、蒸鱼头、蒸排骨、煎(蒸)咸水鱼、红烧肉、烧鹅、白切鸡、烧排骨、叉烧、卤味等。

礼仪和习俗:

广州人在饮食上有许多礼仪和习俗,例如餐前饮老火汤前要用筷子沾几滴,然后在碗外轻轻弹到地上,称为“先敬土地后敬人”。斟茶斟酒也有规矩,“茶半敬人,酒半欺人”。起筷前晚辈一定要先请长辈食饭,必须由最小的开始续个叫,年纪由最大到小的“食饭”,长辈说“起筷”,然后大家一起讲“起筷喇!”才能动筷。此外,广州人还有“食七”的习俗,即不会煮七道菜,除非要办“白事”。

这些饮食习惯体现了广州人对美食的热爱和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