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劳务派遣犯罪的法律诉讼有哪些?
非法劳务派遣犯罪的法律诉讼
一、非法劳务派遣犯罪概述
非法劳务派遣,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通过劳务派遣机构,将劳动者派遣到其他单位工作,而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者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近年来,随着我国劳务派遣市场的不断扩大,非法劳务派遣犯罪现象日益严重,严重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本文将对非法劳务派遣犯罪的法律诉讼进行探讨。
二、非法劳务派遣犯罪的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应当明确约定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等事项。”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者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的;(二)强迫劳动者加班或者延长工作时间的;(三)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四)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者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非法劳务派遣犯罪的法律诉讼程序
1.立案审查
劳动者或者劳动者代表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接到投诉后,应当对投诉内容进行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立案调查。
2.调查取证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调查过程中,可以采取询问、查阅、复制、封存、扣押等手段,收集有关证据。
3.行政处罚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调查取证后,认为用人单位存在非法劳务派遣行为的,应当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包括责令改正、罚款等。
4.刑事追究
如果用人单位的非法劳务派遣行为构成犯罪,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依法进行侦查、起诉和审判。
5.劳动者维权
劳动者在遭受非法劳务派遣侵害时,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非法劳务派遣犯罪的法律诉讼策略
1.收集证据
劳动者在维权过程中,应当积极收集证据,包括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凭证、工作地点证明等,以证明用人单位存在非法劳务派遣行为。
2.寻求法律援助
劳动者在维权过程中,可以寻求法律援助机构的帮助,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制定合理的维权策略。
3.依法维权
劳动者在维权过程中,应当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不得采取非法手段,以免自身权益受损。
五、结语
非法劳务派遣犯罪严重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国法律对此类犯罪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劳动者在遭受非法劳务派遣侵害时,应当依法维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用人单位也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合法用工,共同营造良好的劳动关系。
猜你喜欢:猎头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