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在职博士如何进行学术研究文献综述?

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攻读在职博士,学术研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献综述作为学术研究的基础,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说尤为重要。以下是对国科大在职博士如何进行学术研究文献综述的详细指导:

一、明确研究主题和方向

  1. 确定研究主题:在开始文献综述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研究主题。这可以通过阅读相关领域的综述文章、阅读导师的研究方向、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来实现。

  2. 确定研究方向:在确定研究主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研究方向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可行性,同时与导师的研究方向相契合。

二、搜集文献资料

  1. 选择数据库:国科大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数据库资源,如CNKI、Web of Science、Scopus等。根据研究主题和方向,选择合适的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

  2. 检索关键词:确定关键词是文献检索的关键。关键词应具有代表性和概括性,能够准确反映研究主题。可以参考已有文献中的关键词,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行调整。

  3. 检索策略:根据关键词和检索条件,制定合适的检索策略。可以使用布尔逻辑运算符(如AND、OR、NOT)进行组合检索,以提高检索结果的准确性。

  4. 检索结果筛选: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去除与主题无关、重复、质量低下的文献。可以参考以下标准:

    a. 发表时间:优先选择近几年的文献,以获取最新的研究动态。

    b. 期刊质量:选择知名期刊、高影响因子期刊的文献。

    c. 作者影响力:选择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作者或团队的文献。

三、阅读文献资料

  1. 阅读文献类型:包括综述文章、研究论文、专著、专利等。综述文章有助于了解研究领域的整体发展;研究论文有助于了解具体研究方法、实验结果和结论;专著有助于了解研究领域的理论基础和发展脉络。

  2. 阅读文献顺序:先阅读综述文章,了解研究领域的整体发展;然后阅读研究论文,掌握具体研究方法、实验结果和结论;最后阅读专著,了解研究领域的理论基础和发展脉络。

  3. 阅读文献要点:在阅读过程中,注意记录文献的作者、发表时间、期刊、研究方法、实验结果、结论等关键信息。

四、整理文献资料

  1. 建立文献数据库:将收集到的文献资料整理成数据库,方便后续查阅和管理。

  2. 分类整理:根据研究主题和方向,将文献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例如,可以分为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实验结果、结论等类别。

  3. 制作文献综述框架:根据文献资料,制作文献综述框架,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结论等部分。

五、撰写文献综述

  1. 引言:简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等。

  2. 文献综述:按照文献综述框架,对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重点阐述以下内容:

    a. 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b. 研究方法、实验结果和结论。

    c.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d.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贡献。

  3. 结论:总结文献综述的主要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4. 参考文献:按照规范格式列出参考文献。

六、修改和完善

  1. 仔细检查文献综述的内容,确保逻辑清晰、论述严谨。

  2. 请导师或同行审阅,根据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和完善。

总之,国科大在职博士进行学术研究文献综述,需要明确研究主题和方向,搜集、阅读、整理文献资料,撰写文献综述,并不断修改和完善。通过这个过程,可以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为顺利完成博士学业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职博士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