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工程专家
测绘技术专家是指 在测绘工程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测绘工作,并推动测绘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的专家。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测绘技术专家及其贡献:
马海志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参与了国家大剧院、鸟巢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标志性建筑的测绘工作。
在全国50多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推动了勘察的数字化转型,包括勘察信息化、测量可视化及管理智能化。
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前沿科技,使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提升施工精度。
王之卓
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教育家,被誉为我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的奠基人和当代中国测绘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率先提出了“全数字自动化测图”的构想,并成功将“航空摄影测量专业”改造为“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
陈永龄
大地测量专家、教育家,是我国大地测量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首次发现了从西伯利亚经过中国东部地区一直延伸到缅甸和马来西亚半岛的大地水准面上翘带。
是把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中国铁路路线勘测的创始人,领导并参加制订了中国第一部大地测量式和测量规范细则。
方俊
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家,是我国大地重力学和地球形状学的创始人。
编纂了中华民国地形挂图,这是中国第一幅较完整的地形图。
撰写了重力测量与地球形状学等专著,并在地图投影学和固体潮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陈述彭
地理学、地图学、遥感应用专家,在20世纪50年代积极推动我国国家地图集的编制。
60年代倡导航空像片系列制图与计算机辅助制图,1987-1992担任中巴资源卫星应用分系统总设计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三等奖和多次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许厚泽
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家,在地球重力学、地球固体潮汐等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童旭东
二级教授,研究方向包括航天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孙承志
教授,研究方向包括摄影测量与遥感、卫星测绘工程、合成孔径雷达遥感应用。
白淑英
教授,研究方向包括生态环境遥感、洪水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
薛丰昌
教授,研究方向包括气象灾害遥感、气象灾害数值模拟与风险评估。
丁海勇
教授,研究方向包括地表温度反演、土地利用变化检测、摄影测量与遥感。
管海燕
教授,研究方向包括三维点云深度学习、目标识别、高分遥感影像智能化处理。
王波
教授,研究方向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及应用、空间数据可视化、三维数据建模。
龚绍琦
副教授,研究方向包括GNSS 遥感、卫星水汽遥感。
刘波
副教授,研究方向包括高光谱遥感、生态与农业遥感。
唐旭
副教授,研究方向包括GNSS 精密单点定位、GNSS 气象、形变监测。
邹晓晨
副教授,研究方向包括地表参数智慧化定量遥感、遥感大数据与智能信息提取、热红外遥感。
罗海滨
副教授,研究方向包括InSAR/GPS 集成地面形变监测。
这些专家在测绘技术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不仅推动了技术的进步,还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