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教育的文献综述
死亡教育的文献综述
死亡教育,作为一种探讨生命终结、濒死体验及相关伦理道德问题的教育形式,自20世纪中叶在美国起源后迅速发展,并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以下是对死亡教育文献的综述:
发展历程
起源与兴起:死亡教育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由作家兼心理学家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的著作《论死亡与临终》引发广泛讨论。
研究与实践:到了20世纪60年代,死亡教育在美国成为一个正式的研究领域,并传播到欧洲、澳大利亚等地。
教育与课程:在此期间,出现了如“死亡教育国家理事会”和“死亡教育基金会”等专业组织和课程。
研究现状
理论研究:美国关于死亡教育的理论研究丰富,涉及定义、必要性、重要性、目标、内容、课程设计等方面。
教育体系:美国死亡教育已形成较成熟的教育体系,并在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
全球关注:死亡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关注和发展,探讨的主题包括死亡、濒死、丧亲及相关生命价值观、伦理道德和心理社会问题。
中国发展
文化影响:在中国,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普遍存在对死亡话题的避而不谈现象。
研究进展:尽管起步较晚,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便开始探讨死亡教育的重要性,并逐渐在教育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