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3D打印金属设备在模具制造中的关键技术突破有哪些?

激光3D打印技术在模具制造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不仅提高了模具制造的效率,还实现了复杂形状模具的制造。本文将探讨激光3D打印金属设备在模具制造中的关键技术突破。

一、激光3D打印金属设备概述

激光3D打印金属设备是一种采用激光束作为能量源,通过逐层熔化金属粉末,形成三维金属零件的制造技术。该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 设计自由度高:激光3D打印金属设备可以实现复杂形状的模具制造,不受传统模具制造工艺的限制。

  2. 制造速度快:激光3D打印金属设备可以实现快速制造,缩短模具制造周期。

  3. 材料选择广泛:激光3D打印金属设备可使用多种金属粉末材料,满足不同模具制造需求。

  4. 成本降低:激光3D打印金属设备可以实现个性化定制,降低模具制造成本。

二、关键技术突破

  1. 激光功率与扫描速度的优化

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是影响激光3D打印金属设备制造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优化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可以提高打印速度,降低材料利用率,提高模具精度。


  1. 金属粉末材料的选择与制备

金属粉末材料是激光3D打印金属设备的基础,其性能直接影响模具质量。目前,常用的金属粉末材料有不锈钢、铝合金、钛合金等。针对不同模具制造需求,选择合适的金属粉末材料,并进行制备,是关键技术之一。


  1. 激光束路径规划

激光束路径规划是影响激光3D打印金属设备制造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优化激光束路径,可以提高打印速度,降低材料利用率,提高模具精度。目前,激光束路径规划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层状路径规划:将三维模具分解为多个二维层,按照层与层之间的顺序进行打印。

(2)空间路径规划:根据模具的形状和尺寸,优化激光束在空间中的路径。

(3)多激光束路径规划:利用多个激光束同时打印,提高打印速度。


  1. 热影响区控制

激光3D打印金属设备在制造过程中,由于激光束的高能量密度,会在金属粉末材料表面产生热影响区。热影响区的大小和形状直接影响模具质量。通过优化激光束参数、粉末材料选择和打印工艺,可以减小热影响区,提高模具精度。


  1. 打印过程监测与控制

激光3D打印金属设备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对打印过程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通过监测打印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激光功率等参数,可以及时调整打印工艺,确保模具质量。


  1. 后处理工艺优化

激光3D打印金属设备制造出的模具,需要进行后处理工艺,如去毛刺、表面处理等。优化后处理工艺,可以提高模具精度和表面质量。

三、总结

激光3D打印金属设备在模具制造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不断优化关键技术,如激光功率与扫描速度、金属粉末材料选择、激光束路径规划、热影响区控制、打印过程监测与控制以及后处理工艺优化等,可以提高模具制造质量,降低制造成本,推动模具制造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PDM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