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的高程有哪些
在测绘中,常见的高程系统及其定义如下:
大地高系统
定义: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的高程系统。某点的大地高是该点到通过该点的参考椭球的法线与参考椭球面的交点间的距离。大地高也称为椭球高,一般用符号H表示。
正高系统
定义: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面的高程系统。某点的正高是该点到通过该点的铅垂线与大地水准面的交点之间的距离,正高用符号Hg表示。
正常高系统
定义:以似大地水准面为基准的高程系统。某点的正常高是该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通常通过将大地高减去平均海水面高得到。
绝对高程
定义: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绝对基面(如大地水准面)的距离,通常简称为高程。
相对高程
定义: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某假定水准基面的距离。
1985国家高程基准
定义:基于青岛验潮站1952年~1979年的潮汐观测资料计算得到的高程基准,其高程与1956年黄海高程的关系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1956年黄海高程-0.029m。
1956年黄海高程
定义:以青岛验潮站1950—1956年验潮资料算得的平均海面为零的高程系统,原点设在青岛市观象山,该原点以“1956年黄海高程系”计算的高程为72.289米。
波罗的海高程
定义:波罗的海高程比1956年黄海高程高出0.374米,某些水文站仍在使用这一高程系统。
坎门零点
定义:根据浙江玉环县坎门验潮站多年验潮资料,以该站高潮位的平均值为零起算的高程系统,在军事测绘方面应用较广。
这些高程系统在测绘中各有其应用,选择合适的高程系统对于确保测量精度和统一性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