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翻译标准有哪些?
药名翻译标准是确保药物名称在国际上统一、准确、易懂的重要依据。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探讨药名翻译标准。
一、国际标准
- 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国际非专利药名》(INN)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国际非专利药名》(INN)是国际上公认的药名翻译标准。INN旨在消除药物名称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差异,使药物名称在全球范围内统一。INN具有以下特点:
(1)唯一性:每个药物只有一个INN,避免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使用不同名称的情况。
(2)简洁性:INN尽量简洁,便于记忆和传播。
(3)中文化:INN采用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合,易于国际间交流。
- 中国药典委员会发布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CNPGN)标准
中国药典委员会发布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CNPGN)是我国的药名翻译标准。CNPGN主要参照INN制定,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CNPGN具有以下特点:
(1)与INN保持一致:CNPGN尽量与INN保持一致,确保药物名称的全球统一。
(2)体现中药特色:CNPGN在翻译中药名称时,尽量保留中药特色,便于国际间交流。
二、药名翻译原则
- 译名统一性
药名翻译应遵循统一性原则,确保同一药物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使用相同的名称。这有助于提高药物的国际认可度和流通效率。
- 译名准确性
药名翻译应准确反映药物的成分、作用、用途等信息,避免误导患者和医务人员。
- 译名简洁性
药名翻译应尽量简洁,便于记忆和传播。同时,应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结构。
- 译名易读性
药名翻译应易于发音和书写,降低学习难度。
- 译名文化适应性
药名翻译应考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尽量使用当地易于接受的表达方式。
三、药名翻译方法
- 音译法
音译法是将药物名称的发音进行直接翻译,如“阿莫西林”译为“Amoxicillin”。
- 意译法
意译法是将药物名称的成分、作用、用途等信息进行翻译,如“阿莫西林”译为“Amoxicillin”(抗生素)。
- 音译意译结合法
音译意译结合法是将音译和意译相结合,如“阿莫西林”译为“Amoxicillin”(抗生素)。
- 简化法
简化法是将药物名称进行简化,如“头孢克洛”译为“Cefaclor”。
- 保留原名称法
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保留药物的原名称,如“阿司匹林”仍称为“Aspirin”。
总之,药名翻译标准是确保药物名称在国际上统一、准确、易懂的重要依据。在翻译过程中,应遵循国际标准、药名翻译原则和药名翻译方法,以提高药物的国际认可度和流通效率。
猜你喜欢:医药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