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在职经济学博士申请中准备研究计划书?

在职经济学博士申请中,研究计划书是申请材料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一份优秀的申请研究计划书,不仅能体现申请者的学术潜力,还能展示其研究兴趣、研究方法和研究能力。以下是在职经济学博士申请中准备研究计划书的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明确研究主题

  1. 确定研究方向:在确定研究主题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关注国内外经济学研究热点,了解当前经济学领域的最新进展;

(2)结合自身兴趣和特长,选择具有实际意义的研究领域;

(3)考虑导师的研究方向,选择与其研究兴趣相近或互补的课题。


  1. 深入了解研究主题:在确定研究主题后,要深入查阅相关文献,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热点。这有助于在研究计划书中提出具有创新性和实用价值的研究问题。

二、研究问题与目标

  1. 提出研究问题:在研究计划书中,要明确提出研究问题。研究问题应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现实意义,与我国经济发展或国际经济学研究相关;

(2)具有研究价值,能够填补现有研究的空白;

(3)具有可操作性,能够通过实证研究或理论分析等方法解决。


  1. 确定研究目标:在提出研究问题的基础上,明确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应具有以下特点:

(1)明确、具体,便于后续研究;

(2)具有可行性,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具有创新性,能够为学术界或实践界提供新的见解。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 研究方法:在研究计划书中,要详细阐述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应具有以下特点:

(1)科学性,遵循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2)实用性,能够解决研究问题;

(3)创新性,采用新的研究方法或对现有方法进行改进。


  1. 数据来源:在研究计划书中,要说明数据来源。数据来源应具有以下特点:

(1)可靠性,选择权威、真实的数据;

(2)完整性,涵盖研究问题所需的所有数据;

(3)可获取性,确保数据在研究过程中能够顺利获取。

四、研究进度安排

  1. 制定研究计划:在研究计划书中,要详细列出研究进度安排。研究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1)研究阶段划分,如文献综述、理论分析、实证研究等;

(2)各阶段时间安排,确保研究进度按计划进行;

(3)预期成果,如论文、研究报告等。


  1. 调整研究进度:在研究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研究进度。如遇到数据获取困难、研究方法不当等问题,要及时调整研究方向和方法。

五、预期成果与贡献

  1. 预期成果:在研究计划书中,要明确预期成果。预期成果应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学术价值,对学术界产生积极影响;

(2)具有实践价值,为政策制定或企业管理提供参考;

(3)具有创新性,提出新的理论或方法。


  1. 贡献分析:在研究计划书中,要分析自己的研究成果对学术界的贡献。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阐述:

(1)填补研究空白,为学术界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2)改进现有理论或方法,提高研究效率;

(3)为政策制定或企业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六、总结

在职经济学博士申请中,研究计划书是申请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准备研究计划书时,要明确研究主题、研究问题与目标、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研究进度安排、预期成果与贡献等方面。通过精心准备,提高申请成功率。

猜你喜欢:考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