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公允计量属性
文献综述公允计量属性
公允价值计量是会计计量属性的一种,它反映了资产或负债在特定时间点的市场价值。以下是关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一些观点:
公允价值是一种复合属性
公允价值不是一种全新的计量属性,而是历史成本的一种补充。
FASB(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SFAC7(2000)中明确指出,历史成本可以是过去的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计量的重要性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公允价值计量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它反映了计量属性的多元化趋势,并填补了历史成本无法客观反映的领域。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在金融衍生工具大量产生的背景下。
公允价值计量的定义
IASB(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双方交换资产或清偿负债所使用的金额。
FASB在《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中定义公允价值为自愿的双方在当前交易中购买或出售资产(或负债)的价值。
公允价值计量在中国的应用
在中国,公允价值一词首次出现在1998年发布的《债务重组》中,之后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一基本准则》中明确将公允价值计量作为会计的计量属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