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高考作文
1988年高考作文题目为《习惯》,要求考生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写作,文体不限,但不少于600字,并且不鼓励写成诗歌。
北京考生作文《习惯---雨中行》
窗外,又下雨了。雨丝慢慢地飘落下来,织成了一张温柔恬静的帘子。我的心,便也被这景致所感动,欣欣然走出户外,再一次体味在雨中独行的快乐。是的,我的习惯便是这样独特。毛毛细雨的时候,我喜欢。我习惯于走在那少见行人的林阴道上,仰着脸,接受雨丝的爱抚;伸出手,接住上天的馈赠。偶尔有一骑飞车驰过,却也似“鸟鸣林更幽”一样又增添了几分静谧的神秘和贤良。于是有此地故作乡愁地吟起了“亭无言,花无声,只有族人独自行”的词句。可是忽然又笑笑: “我正青春芳华,愁什么呢? 真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了。”
福建考生作文《习惯》
爷爷老是坐在他那早已掉漆的太师椅上,捋着他那几根花白的胡子,戴上老花镜,看那几本早已发黄了的《三字经》。那张不时会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的太师椅,据说是爷爷的爷爷传下来的,已经是好几代了。爷爷老是不愿换上一张新的,虽然爸爸好几次说要买一副沙发换上。只要爸爸一开口,就遭到爷爷的训斥:“祖宗的东西能随便搬掉吗?你这个不肖的子孙!”于是爸爸便唯唯诺诺地退到一边,不敢再提买沙发的事。我从很小很小的时候就看到爷爷坐在这张太师椅上,闲悠闲悠的。有时几个老朋友来探访他,于是兴上心来,背着“之乎者也”,身体也就习惯地摇摆起来,活像一座古老的摆钟。即便是他一个人在家,也是常常这样背书,这样摇摆。他这样摆得习惯了,我们也就看得习惯了,虽然爸爸仍然很想买一副沙发,但也终于没有提。我也常常爬上太师椅,学着爷爷的模样摇摆起来,但总觉得自己摇得不比爷爷好看。但如果被爷爷看到了,自然是会有一顿训斥的。训斥完后自然是坐在太师椅上,胡子习惯地一翘一翘。坐上太师椅,爷爷俨然是至高无上的。
上海考生作文《习惯的力量》
习惯,是一种力量,它能够改变人的一生。正如古人所说:“积习难改”,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像一股无形的力量,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我曾经有一个坏习惯,那就是喜欢睡懒觉。每天早晨,我都会把头埋在被子里,不愿意起床。结果,我的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人也变得懒散无力。后来,我意识到这个习惯对我的负面影响,于是决定改变它。我开始每天早晨提前起床,进行锻炼和学习。渐渐地,我发现自己的精神状态和学习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个例子说明,习惯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优秀,也可以让我们走向失败。因此,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它们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助力。
这些作文片段展示了不同考生对“习惯”这一主题的理解和表达方式,有的从个人经历出发,有的从社会现象入手,有的则从哲理角度进行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对今天的高中生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