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理念
工业遗迹景观设计的理念主要围绕 保护与再利用、融合与创新、生态与可持续性、文化传承与社区参与等几个方面展开。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设计策略和原则:
消除与补充
消除:通过对工业遗产片区中景观的部分消除,营造给造访者思考的“缺”空间。例如,植被的疏密布置、硬质铺地地砖的拼贴方式突变、软质铺地中碎石的品种变换等,以激活园区整体活力。
补充:对工业遗产片区中景观的不足之处加以补充,拆除价值不高的建构筑物和人工景观,补充功能性建筑物、景观小品和休憩设施,提高片区人文气质和休憩适宜性。例如,将工业生产性设备设施转化为雕塑或陈列物品,增加景观性水体,并与旧厂区建筑肌理融为一体。
连接与渗透
连接:通过实体或空间连接工业遗产片区中的群体建筑或不同景观,将原本分散的工业景观连成一个整体。通过交通设施或建筑体块的引入,使建筑单体在水平方向上贯通,形成街巷空间,联通建筑单体的同时形成的灰空间,使造访者能够以不同角度欣赏工业建筑群。
渗透:通过景观特质的引入,达到视线通透的效果,类似中国传统园林中的“框景”手法,打破外部环境和建筑内部的界限,引导视线,为造访者带来视线连续性的场所体验。
覆盖与分层
覆盖:对部分工业景观使用其他材质覆盖,仅露出小部分工业特色部分,吸引造访者一探究竟。遮挡的引入部分与原部分和谐,统一集约原本碎片化的景观特色。
分层:通过不同材质和植物的层次感,丰富工业遗址的视觉效果,同时增强空间的功能性和体验性。
生态景观设计
可持续性:使用自然材料,纳入当地社区的文化和社会经济成分,保护植物和野生动物的生态系统,促进低碳排放的能源消耗。
有组织的任务:综合考虑工业遗址在社会、文化和环境方面的影响,通过多种方法实现融合,实现整个系统的可持续性。
有效利用水资源:改进废物处理和能源利用,减少碳排放,使工业遗址重新成为绿色、环保的新型生产力。
融合与创新
融合:在保留工业遗产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创新设计手法,将传统工业元素与现代审美、功能需求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有时代感又不失文化底蕴的新空间。
创新:利用废旧厂房的钢结构框架,改造成艺术展览中心或创意办公区,既保留工业建筑的粗犷美感,又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和使用价值。
优化道路交通结构
合理规划:优化整合园区主次干道,拓宽主干道并预留足够的地面停车位,根据道路宽度预留临时停车位。将部分未利用、不必要的二级交通道路整合为景观用地,形成集中完整的休闲娱乐景观空间。
生态修复
治理污染:对污染土壤和水体进行治理,恢复自然植被,构建生态廊道,引入雨水收集系统和太阳能发电等绿色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文化传承
挖掘历史:充分挖掘和传承工业文化记忆,通过景观改造展示工业文化,增强设计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
社区参与
以人为本:在景观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创造有优雅高品味的工作环境空间,提升环境优化重工业园区氛围的功能。
共生理念:在改造创新的同时保留原有的历史痕迹,实现“过去的”与“现在的”共生。
通过这些设计理念和策略,工业遗迹景观可以焕发新生,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社区居民提供新的生活体验和休闲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