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有哪些关键环节?
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预算管理方法,在提高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包括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评价等关键环节。以下将详细阐述这些关键环节。
一、预算编制环节
- 预算编制原则
预算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依法行政、公开透明、科学合理、注重绩效、权责一致。
- 预算编制程序
(1)收集信息:各部门根据职责范围,收集相关政策和数据,为预算编制提供依据。
(2)编制草案:各部门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和预算编制原则,编制预算草案。
(3)审查审议:财政部门对各部门提交的预算草案进行审查,提出修改意见。
(4)批复下达:经审查通过的预算草案,由财政部门批复下达。
二、预算执行环节
- 预算执行原则
预算执行应遵循以下原则:依法执行、公开透明、严格程序、注重绩效、强化监督。
- 预算执行程序
(1)预算分解:将批复下达的预算分解到各部门、各单位。
(2)预算执行:各部门、各单位按照预算分解方案,组织实施预算执行。
(3)预算调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需对预算进行调整。
(4)预算执行监督:财政部门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确保预算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三、预算监督环节
- 预算监督原则
预算监督应遵循以下原则:依法监督、全面监督、重点监督、及时反馈。
- 预算监督程序
(1)事前监督:在预算编制、执行过程中,对预算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查。
(2)事中监督: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预算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监督。
(3)事后监督:在预算执行结束后,对预算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四、预算评价环节
- 预算评价原则
预算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客观公正、全面评价、注重实效、持续改进。
- 预算评价程序
(1)制定评价方案:根据预算绩效管理要求,制定预算评价方案。
(2)收集评价数据:收集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相关数据,为评价提供依据。
(3)开展评价工作:对预算资金使用效果进行评价,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
(4)提出改进建议:针对评价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为下一轮预算编制提供参考。
总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包括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评价。通过这些环节的紧密衔接,可以实现预算资金的高效使用,提高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在实际操作中,各部门、各单位应充分认识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机制,确保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免费项目管理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