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学概论摘抄
《测绘学概论》课程笔记
测绘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及其上空自然、人文和社会现象,以及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科学与技术。其研究对象包括地球的形状、大小、重力场、表面形态等自然属性,以及人类活动产生的各种地理现象和空间信息。
测绘学的任务是通过测量、地图制图、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等手段,获取地球表面的空间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分析和应用。测绘学的主要分支包括:
大地测量学:
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和重力场,建立地球的数学模型,为各种测量提供基准。
摄影测量学:
利用航空或卫星摄影技术,获取地球表面的空间信息,并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对其进行解析和应用。
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
利用卫星导航系统(如GPS、GLONASS、北斗等)进行地球表面空间位置的测量和定位。
遥感科学与技术:
利用遥感技术(如卫星遥感、航空遥感等),获取地球表面和大气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信息,并进行处理和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
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可视化,为地理研究和决策提供支持。
测量学作为测绘学的基础,研究测量原理、测量方法、测量仪器以及误差与精度控制。测量方法包括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而坐标系是描述地物位置的重要工具,常见的坐标系有平面直角坐标系和大地坐标系。
地图是将地面地物和空间信息按照比例关系绘制于平面上的图形表示。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地图内容,可以将其分为普通地图、专题地图、比例尺等级图等。地图投影是将地球表面投影到二维平面上的方法,常用的地图投影包括等角圆柱投影、等距圆柱投影等。地图中的符号是用来表示不同地物和地理信息的图形或标记。
测绘学的发展受到多种技术的推动,包括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这些技术的发展使得测绘学的理论基础、工程技术体系、研究内容不断扩展,测绘学的应用领域也日益广泛,包括地球科学研究、资源调查、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