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上行作文

垄上行

陈靖仁

“我从垄上走过,垄上一片秋色……”村委大楼的高音喇叭不时传来一阵阵悠扬动听的歌曲。由于长期伏案工作,我感到身心疲惫,为了松弛一下神经,活动活动筋骨,我走出户外,到田野蹓跶蹓跶,一面悠闲地散步,一面欣赏秋日的景色。

广袤的原野,没见昔日一片片黄澄澄的水稻,间或有零零星星的稻田分布其中,大片土地已被征收,其旨在扩建新区,集资办厂,服务大众,改变地方落后面貌,走经济发展之路。开发不久,高楼林立,厂房、商品房星罗棋布,交通设施井然有序,路灯、风景树错落有致,新工业园区,车水马龙,人潮滚滚,处处带来繁华与喧嚣。这就是现代文明和城乡繁荣的缩影吧!

秋收时节,阡陌上,我看不见农人和运粮车的踪影,听不到往日收割机隆隆的轰鸣声。至于劳动的歌声在绿色的田野上荡漾,机耕大道,红旗招展,人来人往,号角声声,那种喜气洋洋的丰收景象早已销声匿迹。

走在大城(地名)的田埂上,这片黑油油的土地,原来是亩产超千斤的良田,如今一片荒芜,变成了无人耕种的荒田,田里尽是萋萋野草。旧时农忙季节,田野里到处热火朝天,而今却萧疏寥落。看到满眼苍凉空寂,一股淡淡的乡愁蓦然袭上我的心头。自古以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农民的天职。正值农忙,农夫哪去了?田间的姑娘小伙哪去了?目前,很多农民的粮食不像从前那样自产、自供、自给,单靠购粮满足生活需求,农民粮食没得到保障,这根本行不通啊!想到这,我确实为黎民百姓担忧。

劳动最光荣,农民劳作,既可美化生活,又可享受生活。

陈慧(四川)

秋是愈发深了。也是,昨日就立冬了呢!但此刻是好秋。阳光洒在大地上,将一切物质照亮。天空高远而清澈,垄上一草一木皆被秋意浸染。云朵在天空慵懒地浮动,一副惬意模样。路边农家小院的月季花默默无闻地开着,也有旁逸斜出的花骨朵立在枝头,不停向路人伸手示好。也有晚熟的金黄的稻谷夹着泥土的气息时不时飘过来,在微风中摇曳生姿,那傲娇的模样分明在向我们宣言:“今年又丰收了呢!”

晚秋的阳光洒在忠兴镇的田野上,处处生机盎然。此刻,我和朋友们正欢喜地行走在田间地头,轻触大自然脉搏,感受宁静诗意。晚秋初冬的田间地头,令我感动。生活节奏与四季的变迁息息相关,每一季都有着不同的使命,如同每一个工作者日复一日长年累月地坚守着自己的工作岗位,不断绽放异彩,绽放爱的光芒。

垄上本是秋收冬藏之季,稻香十里少人声,不见收割忙。科技赋能的现代化农业,“米袋子”更充实,“菜篮子”更丰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科技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着农业的变革与发展。守护这片热土的朋友告诉我们:这是今年新试种的彩稻,正准备收割呢!我正纳闷:这块田里的稻子咋与旁边金灿灿的颜色有别呢?我还以为错过了收割时间,稻谷发霉变色了呢!原来,朋友又推新产品了,我们恰好赶上见证科技兴业的丰收硕果。我为自己的肤浅羞愧,不由向扎根基层、默默耕耘、乐享清苦的的农田守护者投之敬佩。

黄泽宁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林县百乐乡板干村是我老家,每当冬日的脚步悄然临近,我总爱踏上老家那条蜿蜒在梯田之上的田垄,去追寻那份只属于冬日的宁静与美好。

老家的冬日,不同于北国的银装素裹,它以一种温婉的姿态,缓缓铺展开来。村旁的梯田,层层叠叠,宛如大地的指纹,记录着岁月的沧桑与变迁。那些梯田,是村民们世世代代辛勤耕耘的结晶,它们或宽或窄,或高或低,错落有致地镶嵌在山坡上,形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田园画卷。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洒落在梯田之上时,整个世界仿佛都被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我穿上那件旧旧的棉衣,戴上手套,踏上了那条熟悉的田垄。田垄两旁,是村民们精心呵护的稻田,虽然此时稻谷已收,但泥土中依然散发着淡淡的稻香,那是大地母亲独有的气息,让人心生温暖。

我沿着田垄缓缓前行,脚下是松软的泥土和偶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