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揪粑做法
水揪粑的做法如下:
选米:
选择粳米,它比其它米更适合做水浸粑,因为粳米在炒或煮时不易折断,柔韧性好,光泽度强,口感更劲道。
浸泡:
将粳米洗净后,放入容积相当于1.5~2倍用米量的桶里或容器里,加注清水,水面高出米5~10厘米,浸泡时间约为12~15个小时,让米充分软化膨胀。
磨浆:
以前用石磨,现在一般用打浆机打浆。磨好的米浆需要熬煮。
熬煮:
准备一口直径约50~60厘米的铁锅,把锅烧热后倒入一些花生油,再倒入米浆,用锅铲不停搅拌,直到米浆固化成米团。
搓揉:
将煮熟的米团移至桌上,涂上花生油,像和面一样搓揉,增加柔韧性和便于加工。将米团分成拳头大小,分别加入黄栀子汁和花红粉(或食用色素),揉成黄色和红色的米团。然后,将白色米团搓成长条,与黄色和红色米团分别撮成长条,三条米团的长度基本一致,将黄条、红条滚在白条的两侧并来回滚动,溶为一条三色相间的长条。将长条两次对折,再用手捂成陀螺状,旋转约20次,形成规则的扁圆形水浸粑。
蒸熟:
将水浸粑放在蒸笼里,盖上锅盖,大火蒸2~3小时,期间注意加水防止烧坏蒸笼。
晾干:
将蒸好的水浸粑取出,放在阴凉干燥处晾干。
浸泡保存:
将晾干的水浸粑放入大容器中,注满井水盖好,一般6~7天换一次井水,可以保存久一点。
食用方法:
水浸粑可以切片用糖水煮熟吃,也可以切块用炭火烤熟粘糖吃,或者油煎熟吃,咸甜随意。
以上是水揪粑的详细做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