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震电气做法

隔震电气做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柔性连接

所有穿越隔震层的管线,包括防雷引下线、电气管线、电缆等,都应采用柔性连接。这些连接应满足最大水平位移应大于400mm的要求,以确保在地震发生时,管线能够自由伸缩,避免因变形而损坏。

预埋件和接线盒

在隔震层中预埋铁件,并在其上焊接外露圆钢或铜线作为防雷引下线。接线盒应设置在隔震层的两端,并开长孔,以保证管线能自由伸缩。照明支线穿越隔震层时,改为穿普利卡管,并留有至少0.4m的水平位移预留量。

电缆保护箱

由于隔震层净空高度的限制,电缆保护箱的高度可能无法做得太高。为满足电缆在保护箱内1m的预留长度及大于400mm的水平位移要求,可以根据穿越隔震层的电缆数量调整电缆保护箱的长宽,以增大电缆的位移空间。

施工方法改进

原设计图纸要求所有防雷引下线及接地线在穿越隔震层时改为明敷,选用大于20mm的圆钢进行连接。但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现圆钢不易操作且易破坏隔震垫,因此改为使用双色单芯BV-50mm²铜线进行连接,简化了施工程序,便于施工。

材料选择

为防止普通钢板生锈腐蚀,建议在隔震层中使用的普通钢板进行除锈、刷防锈漆和银粉漆处理。在后续施工中,可以考虑使用热镀锌钢板代替普通钢板,以提高耐腐蚀性能。

隔震层设置

隔震层通常设置在建筑物的基础与上部结构之间,通过设置隔震支座和阻尼器,使基础与上部房屋结构分离,隔离地震能量,从而保护建筑物安全。隔震支座由钢板和橡胶层层叠合而成,具有良好的水平和竖向承载能力及隔震效果。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电气系统的抗震性能,确保在地震发生时,电气设施能够安全运行,减少因地震造成的损失。